近日,四平市司法局出台文件,对全市公证行业服务企业发展绿色通道建设提出要求,明确规范,为企业提供标准化法律服务。
1、打通应急服务热线通道。
(1)全市公证机构要确定1部工作日涉企服务热线电话,明确24小时专人值班,设立至少1个“涉企服务绿色通道”座席,上述服务内容,要以微信平台、报纸、短信等方式向社会公布。
(2)建立公证涉企服务qq群、微信群。要充分运用网站、微信、“12348”热线等服务平台,实现公证法律“鼠标式”、网络式服务,通过网络“以案释法”、“菜单式送法”,及时推送企业经营管理相关法律知识和风险防范预警提示。有条件的公证处,要在《一次性告知单》印制微信号、12348法律热线电话,在网页上设置业务咨询链接端口,实行微信客服工作日值班制度。
2、打通服务发展绿色通道。
(1)围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等拓宽绿色通道范围,将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投标授权委托、工伤赔偿协议、重大突发事件等公证事项列入“三优先一减免”范畴。
(2)对重点项目、招商引资项目的公证事项全面实行限时承诺服务。出证时限,除依法必须调查、现场清点、现场测绘、招标、拍卖和专家评审所需时间外,办理时间最多不超过5日。代为草拟(修改)法律文书、提供公证法律咨询的,一律免费办理。
(3)提升企业融资公证服务效能。针对企业融资时间急迫、逾期易影响企业信用记录的特点,企业借款合同公证的出证时间,要力争压缩到3个工作日内出证。
3、搭建法律服务助企平台。
(1)搭建企业发展公证法律服务团队。5月10日前全面建立公证员和企业“1+1”对接机制,针对企业生产经营、合同管理、劳资管理、招商引资、投融资、兼并重组等担当公证法律顾问。
(2)搭建大项目公证法律服务团队。抽调部分公证员组建四平市公证系统“123”工程法律服务专家团,重点围绕重点项目的土地(房屋)征收评估、工程前期测绘、投融资等提供反担保、合同(协议)、证据保全、现场监督和清点公证。
(3)搭建农村经济组织公证法律服务团队。要在5月20日前建立公证处与法律服务所(司法所)对接机制,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等开展公证法律服务。其中,市司法局负责组织市英城公证处和铁东区司法局、铁西区司法局、辽河垦区司法局及新干区下属法律服务所(司法所)对接工作,各县(市)司法局组织所属公证处和辖区内法律服务所(司法所)对接工作。
4、搭建法治惠企平台。
(1)持续开展“公证法律服务四走进活动”。主动融入全市重点工程项目和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能源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任务,建立健全跟踪服务机制、回访机制。
(2)继续完善信息化平台建设。要充分发挥现代科技手段,借助“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对企业相关证明材料予以网络信息传输和网络提前验证,实现公证涉企服务减时增效。
(3)建立公证收费减免机制。对党委、政府确定的重点企业,棚户区改造、廉租房建设涉及的现场监督类公证全面减收公证费,现场预先踏查、预先协调阶段一律免收公证费。
5、搭建预防调解纠纷稳企平台。
(1)加大对“僵尸企业”、困难企业的帮扶力度。建立“僵尸企业”依法有序退出市场,困难企业关停并转、劳动关系解除和股权置换等公证法律需求的快速反应机制,承诺证明材料完备的公证出证时间全部压缩到7个工作日以内。
(2)困难企业涉法涉诉案件办理提存、协议公证事项,经当事人申请,可免费上门服务,需要办理提存公证的,一律实行最低收费标准。
(3)对困难企业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死亡赔偿金领取,免费办理协议、声明书公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