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工程”活动开展以来,根据省司法厅的行动部署和市司法局的具体工作安排,四平市英城公证处积极整合公证法律服务资源、搭建丰富有效载体、创新法律服务方式、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着力为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发展提供精准、高效、优质法律服务和保障。
一是及时组建各类法律服务团队。全处共抽调27人(次)公证人员,先后组建了服务企业发展、服务大项目、服务农村经济组织等3个公证法律服务团队,另选派3名优秀公证员参加市“123工程”法律服务专家团。上述公证法律服务团队已累计对市区内23个棚户区改造项目、7个市政道路建设项目、2个产业园重点建设项目提供了公证法律服务,累计出具公证书47份。
二是多措并举打通应急服务热线通道。全处将微信服务号、12348法律热线电话等印制到《公证处一次性告知单》上,实行微信客服工作日值班制度,共向6件(次)公证事项提供了信息化应急热线服务;由2名班子成员、1个部室负责“12348”法律服务热线电话座席值守,保证涉企服务热线电话专人值班制的全面落实。
三是突出重点打通服务发展绿色通道。全处开通“涉企服务绿色通道”座席4个,制订《涉企绿色通道服务承诺》措施14条,将5类公证事项列入“三优先一减免”范畴,据此共对我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等160余件重大公证事项提供了先期受理、证明材料同步补充、公证费缓交等绿色通道服务,出具赋予强制执行效力公证书21件,为279件企业合同、协议办理了相关公证事项。
四是注重面向企业提供“互联网+公证”法律服务。全处在微信平台开设了“涉企公证法律知识讲堂”专栏和“企业发展法律风险提示”专栏,对3类我市企业常见的公证法律知识开展了“菜单式送法”,对4类企业运营法律风险予以提示,并提出相应的公证法律建议,对41项主要业务的受理条件、办证流程、出证时间等进行集中公示;全处还通过在“四平市英城公证处”网页上的业务咨询链接端口,提供信息化咨询服务17次,利用四平市英城公证微信服务号完成网络服务4次。
五是持续用力提升公证效能。针对企业融资时间急迫、逾期易影响企业信用记录的特点,我处将企业借款合同公证出证时间压缩到3个工作日内出证;针对办证高峰期公证员人手不足、当事人积压的问题,创新实行轮值办证制度。高峰期当事人的等候办证时间,已由40分钟压缩到20分钟以内,手续齐备的公证事项,出证时间由司法部年初建议的10个工作日,全部压缩到5日内出证。
六是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投入资金近2万元,对诺特瑞公证软件进行升级,为一线公证员新增高拍仪10台,在办证软件中增设“人脸识别”系统,实现了对当事人的全部公证证明材料电子摄录和公证档案电子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