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市司法局紧密结合自身职能,以“五化共建”活动为主线,强化载体、扎实有效地开展社区矫正工作。
一是按照司法厅开展社区矫正“五化共建”活动的部署安排,召开了全市社区矫正工作会议,制定并下发了《2018年全市社区矫正工作要点》、《社区矫正五化共建活动实施方案》和《四平市社区矫正“五化共建”活动暨执法督查检查量化考评细则》,明确了全年工作的任务目标和考评标准,确保“五化共建”活动深入开展。
二是推进执法规范化。依法规范调查评估、交付执行、监督管理,重点时期重点人员管控严格到位特别是将涉黑、涉恶、涉枪、涉暴等“四涉”人员纳入重点人员管理,做到“四必访”、“五必知”、“六必清”,落实相应管控措施,并定期开展安全稳定动态分析工作,及时发现各类风险隐患,掌握苗头倾向,对再犯罪情况逐一分析,查找监管漏洞及教育薄弱环节,做到居安思危,知危图安。
三是推进教育科学化,提高教育矫正质量。加强县级社区矫正中心建设,5个县区全部完成中心软硬件建设,为教育矫正工作开展创造条件。强化社区矫正队伍建设。通过业务培训、岗位练兵、知识竞赛等形式,组织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加强对社区矫正相关法律法规及部颁规章的学习,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全年受训率达到100%。在省厅举办的“全省社区矫正业务知识竞赛”中,四平市司法局获得了第二名的优异成绩,充分展示了我市社区矫正工作取得的可喜业绩和工作队伍的精神风貌。推动社区矫正用警改革试点。制定并下发了《四平市司法局关于抽调戒毒警察加强社区矫正、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实施方案》,在市强制隔离戒毒所抽调8名戒毒警察参与社区矫正、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充实社区矫正执法力量。10月中下旬,由崔丕军副局长带领市社矫处和社矫中心及社区矫正戒毒警察支队人员分别对各县(市、区)社区服刑人员开展了集中点验和集中教育执法活动,提高了社区矫正专业化、规范化执法水平,进一步保证了刑罚顺利、有效的执行。
四是推进监管信息化。全面应用全省社区矫正综合管理系统平台,采取查看社区服刑人员数据信息、抽检网上审批流程、查验手机定位、电话抽检,对各地执法监管情况进行检查,定期通报抽查结果,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督查水平。推动社区矫正中心远程视频督察系统建设。各县(市、区)司法局制定了时间表、路线图,集中力量加快建设进度,实现社区矫正中心远程视频督察系统全覆盖。
五是推进帮扶社会化。积极组织和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开展教育帮扶活动。积极协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对社区服刑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纳入本地总体规划,依托社会组织对有需求的社区服刑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强矫正小组建设。广泛吸纳社区服刑人员所在村(居)民委员会、单位、就读学校、派出所等工作人员或者监护人、保证人、家庭成员、亲友邻居、社会志愿者等加入矫正小组,实现矫正小组全覆盖,矫正小组建立率100%。
六是推进督导常态化。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深化执法督查检查工作。市局重点对各地执法流程、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掌握“四必访”、“五必知”、“六必清”情况、社区矫正中心建设情况、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参与情况以及《吉林省社区矫正人员档案管理办法》贯彻落实情况等进行执法督查检查,找准工作中的短板与不足,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明确整改时限、落实整改责任人,及时查缺补漏,确保“风险排除在一线”、“苗头隐患发现在第一时间”,及时堵塞漏洞。
截至到10月末,全市累计接收社区服刑人员6899人,期满解除矫正5467人,现在册社区服刑人员1432人;其中,被判处管制的1人、被宣告缓刑的1389人、被裁定假释的10人、暂予监外执行的32人,调查评估建议采信率100%,重新犯罪率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未发生影响社会安全稳定的重大恶性案件、群体性事件和其他重大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