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平市司法局召开全市社区矫正工作会议,对2018年社区矫正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会上,印发了《四平市2018年全市社区矫正工作要点》和《四平市社区矫正“五化共建”活动量化考评细则》,明确了各项工作任务和目标,为继续推进四平市社区矫正工作有序开展,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打下了基础。各县(市、区)司法局主管领导、社区矫正科(局)长、部分司法所长、市司法局社区矫正工作管理处、市社区矫正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
陆广源副局长主持会议,各县(市、区)司法局分别汇报了一季度工作开展情况,市局社矫处、社矫中心对今年重点工作进行布置。最后,陆广源副局长总结了近几年来四平市社区矫正工作,结合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社区矫正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提出了要求:
2018年我市社区矫正工作要紧紧围绕省厅和市局党委决策部署,全面落实“治本安全观”,着力开展“四个一”建设,力争实现“四个新”目标,深入开展“五化共建”活动,着力推进社区矫正机构“执法规范化、教育科学化、监管信息化、帮扶社会化、督导常态化”建设,实现保安全、促规范、强素质、创氛围的工作目标,坚持工作重心下移,准确把握社区矫正工作新形势、新任务,不断提高社区矫正执法水平,不断完善和规范社区矫正各项工作。
一是加强领导,强化保障。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相关文件、会议精神,始终牢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第一责任”,扎实推动社区矫正工作任务的全面落实。要深入开展“五化共建”活动,分管领导靠前指挥,分级负责、责任到人,加大县级社区矫正中心建设推进力度,加大矫正工作经费和装备投入,提高社区矫正执法工作保障能力,全面提升社区矫正工作水平。
二是严格执法,抓好落实。各地社区矫正机构、司法所要依法依规做好监管工作,细致调查评估笔录,严格执行日常报告、“双8小时”规定、请销假制度、入户走访、“四涉”人员排查等制度。严格履行对社区服刑人员进入特定场所、外出、居住地变更等事项的审批职责,防止脱管失控。对违反管理规定的社区服刑人员,依法依规给予警告、提请治安处罚等措施,对符合收监执行条件的,坚决依法提请收监执行,认真落实《吉林省社区矫正人员档案管理办法》,做好档案收集、整理、保管等工作,确保执法过程全程留痕,提高档案管理规范化水平。在重要时间节点对重点人员实行包保责任制。将涉黑、涉恶、涉枪、涉暴等“四涉”人员纳入重点人员管理,落实相应管控措施。定期开展安全稳定动态分析工作,及时发现各类风险隐患,掌握苗头倾向,对再犯罪情况逐一分析,查找监管漏洞及教育薄弱环节,做到居安思危,知危图安。
三是强化纪律,开展培训。要严格遵守司法部“六不准”规定,认真执行省厅《严肃社区矫正工作纪律的意见》,强化对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纪律教育和约束,坚决杜绝在工作中出现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等违法违纪行为。认真做好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培训工作,开展法律法规、教育改造、心理矫治、突发事件处置、舆情应对、综合管理平台应用等专业技能培训,各地年内要对司法所长集中培训两次,各司法所要对社区矫正工作人员集中培训两次,市、县两级矫正机构工作人员要积极参加省厅业务培训。全年各地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受训率要达到100%。
四是开展调研,加强宣传。各地要结合工作实际,广泛开展调研活动,加强对社区矫正重大问题的研究,拓展社区矫正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社区矫正宣传活动,通过制作宣传册、宣传片等方式,逐步提升社区矫正工作的社会认知度,扩大社区矫正工作影响。要积极开展典型案例评选、优质案例报送活动,注重案例的积累和撰写,结合具体案件,总结社区矫正监管、教育、帮扶成功做法,指导实践工作。每月做好5大类案例总结、整理、审核、入库、上报工作,提高审核及报送质量。
五是发挥综合管理平台技防能力。各地社矫科(局)和司法所要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平台,保证平台信息准确录入,及时更新数据,确保纸质档案、电子档案线上线下同步运行。每天利用手机定位系统对辖区内社区服刑人员进行位置监控,发现越界人员立即查找并做好存档记录,对私自离开居住地的人员进行训诫教育或警告等惩戒措施。
六是加强督导检查,提高工作质量。以《省司法厅关于在全省组织开展社区矫正“五化共建”活动的实施意见》和《四平市社区矫正“五化共建”活动考评细则》为考核标准,各县(市、区)司法局每季度开展一次社区矫正执法工作检查,市司法局今年将开展至少3次全市检查,11末前开展全市社区矫正“五化共建”活动验收检查,确保完成全年工作任务。
(四平市司法局社区矫正工作管理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