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四平市公共法律服务平台
建设工作情况的通报
各县(市)区司法局:
按照四司发〔2017〕40号《关于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的实施方案》和四司通〔2018〕27号《关于开展重点工作专项检查的通知》的要求,市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工作专项检查组于2018年10月24日至10月29日对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情况进行了检查,现将情况通报如下:
一、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基本情况
(一)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情况
四平市铁西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于铁西区二里小区,建设面积639平方米,整体投入资金近200万元,配备8名专职工作人员,中心集成了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法律咨询、社区矫正、社区戒毒、法治宣传等职能。目前已开展法律援助服务案件9件。
四平市铁东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于铁东区政务中心三楼,办公面积104平方米,整合了法律援助、法律咨询、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社区戒毒等职能。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有主任1名,工作人员7名。目前已正式开展工作。
梨树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依托梨树县法律援助中心建设,办公面积200平米,设有人民调解、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公证咨询、妇女儿童维权等5个窗口。安排2名法律援助律师值班,专职工作人员2名,同时将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信息公示上墙,方便服务百姓。
伊通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于2017年依托伊通县法律援助中心建设,今年又对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进行了服务升级。新建的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办公面积110平方米,设有法律援助、法律咨询、人民调解、公证业务、妇女儿童服务窗口。中心的经费主要在中央转移支付资金列支,中心的工作人员主要由法律援助中心和公证处的人员兼任。
双辽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于双辽市司法局一楼,面积约100平方米,设有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法律咨询、公证服务、妇女儿童法律服务、综合岗位六个窗口。经抽调部分人员开展工作,目前中心已投入运行。
(二)公共法律服务站、室及微信法律服务群建设情况。
四平市铁西区共建立公共法律服务站、室59个,建立微信群30个,覆盖率达到100%。
四平市铁东区共建立公共法律服务站、室100个,建立微信群12个,覆盖率达到100%。
梨树县共建立公共法律服务站、室345个,建立微信群310个,覆盖率达到100%。
伊通县共建立公共法律服务站、室214个,建立微信群98个,覆盖率达到100%。
双辽市共建立公共法律服务站、室226个,建立微信群69个,覆盖率达到100%。
二、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措施和成效
(一)领导高度重视,积极推进平台建设工作。2018年初,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方案、标准下发后,各(县)区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工作,积极协调党委、政府开展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铁西区司法局通过协调区政府解决了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用房、建设资金问题,还在区政府的支持下,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配备8名专职工作人员,高标准完成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任务。
(二)借鉴外地先进经验,优化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工作。铁西区司法局、伊通县司法局、梨树县司法局都组织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人员到外省市、本省其他地区及本市相邻县市区考察学习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将外地先进建设经验同本地实际结合,优化本地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工作。
(三)整合法律服务资源,实现“3+X”功能。各县(市)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均实现了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人民调解三项基本职能,同时整合社区矫正、社区戒毒、妇女儿童权益保障等职能,实现司法行政法律资源服务人民最优化。
(四)从便民服务出发,创新法律服务理念。铁西区司法局在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立法律咨询触摸屏,方便当事人开展法律咨询服务,同时将服务职能清单化,实现服务群众便捷最大化。双辽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原建于法院诉讼立案大厅,当事人到中心办理业务要经过法院安检程序,非常不便捷,为了实现便民服务,双辽市司法局在局办公用房一楼重建服务中心,改变服务群众不便捷的难题。铁东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于局办公楼三楼,市局就便民服务向铁东区司法局提出建议,铁东区司法局新领导班子听取了市局检查组意见,目前正在积极协调解决。
(五)注重服务信息化建设,打造高标准法律服务平台。各(县)市区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过程中注重融合信息化建设工作,将公共法律服务的热线平台、网络平台建设工作规划提前纳入实体平台建设规划,为未来二年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实现三网融合奠定了基础。
三、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在资金保障上存在困难。各县(市区)司法局虽然积极争取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资金,但由于各县市区财政资金保障水平不一,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三大平台建设标准和进度;
(二)在法律资源保障上存在困难。各县(市区)的法律资源发展不均衡,双辽市、铁西区的律师资源相对匮乏,铁西区、铁东区由于公证制度改革的原因没有公证业务职能,这些都限制了公共法律服务职能扩展。
(三)村居法律顾问、微信法律服务群服务深度不够。目前,全市村居法律顾问、微信法律服务群虽然达到全覆盖,但是在检查工作中发现,村居法律顾问职能作用发挥、服务质量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部分微信法律服务群覆盖人数过少,偏远地区由于通讯信号问题覆盖不完全等问题还在一定程度存在。
(四)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宣传推广力度不足。各县(市区)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已建设完成,但通过运行的情况来看,人民群众到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室咨询解决法律事务数量并不是很多,主要是因为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成时间较短,宣传推广工作不到位,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的服务还不了解、不知晓,导致公共法律服务平台职能作用发挥不明显。
四、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工作下步工作计划
(一)强化资金保障措施,深入推进平台建设工作。近日,市政府办公室将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对平台建设、资金保障做出要求,各县(市)区司法局要积极向政府争取,协调发改、财政部门,争取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资金及办公经费,探索建立政府购买公共法律服务机制,切实保障公共法律服务平台运行。
(二)整合法律服务资源,积极拓展法律服务职能。各县市区司法局要整合本地区的法律服务资源,实现公共法律服务平台“3+X”职能扩展最大化,积极创新工作方法,转变工作思维,铁西区、铁东区在扩展公证业务职能方面可尝试采取与市英城公证处建立联络员的方式,实现公证业务职能扩展。针对法律资源不均衡的问题,可尝试采取政府购买法律服务、规模所公益法律援助等方式解决。
(三)建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长效机制,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水平。各县(市区)司法局要建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长效机制,强化责任落实,不断的推进和完善实体平台建设、村(社区)法律顾问配备、微信法律服务群、指挥中心建设、实台平台与热线及网络平台融合等工作,切实提升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室的服务能力、服务水平。
(四)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充分发挥公共法律服务职能。要通过印制宣传单、深入村、社区宣传等多种多样的宣传方式,提高群众知晓度,使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公共法律服务,熟悉“12348”热线平台、“12348”中国法网、“12348”吉林法网及各类微信公众号的服务职能,真正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生活中的法律帮手,切实的发挥公共法律服务职能。
四平市司法局
2018年11月16日